發布日期
May 14, 2025
標籤
心靈
作者
Zola
昨晚整理房間時,我翻到25歲時寫的「30歲前要完成的100件事」清單。看著那些被紅筆劃掉的項目,我忍不住笑了——有些完成了,有些早已不再重要。現在的我已經30+歲,反而更清楚什麼才是真正想追尋的。今天想分享10件30歲後才懂的事,或許能給正在十字路口的妳一些靈感。
那些我30歲後才開始的小事
- 每週留一個早晨給自己
- 學習「浪費時間」的勇氣
- 整理人際通訊錄
- 培養一項「沒用」的興趣
- 寫信給10年後的自己
不再是匆匆忙忙的上班日,我會泡杯茶,坐在窗邊什麼也不做。這個習慣治好了我多年的週一焦慮。
以前總覺得每分鐘都要產值,現在懂得發呆、看雲、漫無目的散步都是必要的養分。
生日那天,我刪掉了300個FB好友,只留下真正會互相關心的人。突然覺得呼吸都變輕了。
我開始學陶藝,作品醜得可愛。重點是過程中的專注與快樂,不是成果。
在信裡,我不再寫「希望妳已結婚生子」,而是「希望妳依然保持好奇與熱情」。
30+女性才懂的溫柔革命
- 練習「剛剛好」的消費
- 重新定義「保養」
- 建立「情緒急救包」
- 允許人生有空白頁
- 學習「不完美」的藝術
不再被「女生就該對自己好一點」綁架,買真正需要而非別人說該擁有的東西。
與其焦慮細紋,我更在意睡眠品質。最近迷上睡前聽雨聲的白噪音。
我的包裡總放著:最愛的小詩集、薄荷精油、和閨蜜大學時傳的紙條複本。
不必每年都要「突破舒適圈」,靜靜成長也很美好。
昨天第一次素顏參加同學會,發現根本沒人在意我的黑眼圈。
給正在30+路上的妳
- 從「微改變」開始
- 準備「復原計畫」
- 找個「成長夥伴」
不必一次做所有事。我當初先從「每週三準時下班」這個小承諾開始,慢慢找回生活節奏。
改變常伴隨挫折。我的手機備忘錄裡有「當我覺得自己很失敗時要看」的清單,列著曾經克服的困難。
我和大學室友約定每月分享一個新嘗試,去年我們一起學了游泳(雖然現在還是怕水)。
上個月體檢,醫生說我身體年齡比實際年輕五歲。我想,是因為終於學會不再用社會的尺來量自己。親愛的妳,30歲不是期限,而是終於可以溫柔對待自己的開始。那些清單上沒完成的事,或許正是生命要給妳的禮物,讓妳成為更獨特的自己。